部长寄语 | 坐热“冷板凳” 练好“金刚钻”

2024-04-08 09:29:20   来源:   作者:
最近一段时间,经历封锁打压的中国科技巨头华为上演了精彩的“王者归来”。在智能手机领域,今年前6周华为销量同比激增64%,正向国内第一的宝座发起冲锋。在汽车领域,华为赋能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榜”上连续两个月位列第一。很多人看到了华为当前的光鲜,却很少注意到,今日辉煌的背后,是数万名科研人员经历10余年苦心钻研,攻关技术,最终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为涅槃重生提供了关键支撑。任正非曾说:“在冷板凳上坐的都是一代英豪。”正是因为坐得住“冷板凳”,华为才能冲破封锁,重返巅峰。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冷板凳”上坐得住。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一生著有70多部著作,涵盖生物学、哲学、数学、遗传学、农业等多个方面。一次面对媒体记者拍照,他开玩笑说:“给学者拍照,不该拍脸,该拍臀部。”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其背后的弦外之音是:出彩的是“脸”,立功的是“屁股”,在“冷板凳”上坐得住才是成功的关键。就像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所说,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

何为“冷板凳”?人们通常会根据掌握权力的大小、支配资源的多少、关注度的高低,将工作岗位分为“冷板凳”和“热板凳”。“冷板凳”是指那些不受人追捧的岗位,坐“冷板凳”需要放下对名利的追逐,长期坚持做寂寞清苦的工作,它往往在“聚光灯”之外,以至于有些人对“冷板凳”敬而远之,争先恐后去追逐所谓的“热板凳”。在机关工作,绝大多数岗位都是所谓的“冷板凳”,像办公室,干的都是上传下达、统筹调度、填报表格等行政事务,很多都是繁琐小事;还有写材料,有的同志常年加班加点,有时为了一篇稿件可能点灯熬夜,反复打磨十多遍,这些付出和努力都在暗处,很多时候只有自己知道。即便是一些领导岗位,大多数时间做的也是调查研究、撰写材料、学习充电等具体事务,同样需要坐“冷板凳”。“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发扬坐“冷板凳”的精神,“自我努力”,不“自我设计”,踏踏实实,练好“金刚钻”,掌握“真本领”,让“冷板凳”热起来。当然,坐“冷板凳”并非易事,这是一个自我磨炼、自我成长、自我蜕变的过程,需要“过三关”。

第一关,要坐得下“冷板凳”。

现实中,有的人并不接受“冷板凳”,以“冷态度”对待“冷板凳”,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不愿坐,觉得“冷板凳”出力不讨好、不容易出成绩;二是不屑坐,觉得自己学历高、志向远大,坐“冷板凳”是大材小用;三是不敢坐,觉得“冷板凳”寂寞清苦,自己受不了这个罪。这些人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别人的板凳都是热的”,渴望“一口气吃成胖子”,岗位换了一个又一个,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可能无法选择岗位,但可以选择如何奋斗,是否愿坐、甘坐、敢坐“冷板凳”,这是人生的选择,也是对待事业的态度,考验的是做人做事的眼界、境界和边界。

一是眼界要宽。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高度。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野的宽度。视野越宽,看到的越广,想到的越深,越能坚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充满进取的动力和创造力。视野宽了,就能看到,“板凳”可以有冷热,但岗位没有绝对的好坏。宋代学者周辉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个岗位,只要能干出行业第一、干成品牌,那就是本事,再冷的“板凳”也能发热发光。像文明创建工作,面广量大,千头万绪,以前历经多年失之交臂,但在全市上下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我们不仅扛回了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还夺得“四连冠”佳绩。视野宽了,也能看到,“冷板凳”是个人成长和事业进步的必然规律。世事洞明皆学问,做人做事也应如做学问。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就难以探寻出科学的规律和自然的奥秘;一个厨师,如果没有精湛的刀功和对食材的深刻体悟,就不可能烹出美味佳肴;无论哪个行业哪个岗位,没有点钻的精神,没有股痴劲儿,恐怕很难有“一览众山小”的高境界体验。人生和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要经历“冷板凳”的磨炼,谁也偷不得懒、取不得巧。视野宽了,还能看到,“冷板凳”可以坐热,“热板凳”也会变冷。从哲学的角度讲,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冷板凳”虽冷,但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再冷的“板凳”也会坐热;“热板凳”虽热,但坐不好会“烫屁股”,甚至可能变凉。而且,相比“热板凳”,“冷板凳”提升的空间可能更大,只要耐得住性子,舍得花气力、下笨功夫,“冷板凳”上大有可为。

二是境界要高。境界可以概括为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古人云:“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据守一隅。”人有高矮胖瘦,境界也有高低之分。只有境界高了,才能心甘情愿、从容不迫地坐“冷板凳”。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大事”和“大官”一字之差,体现的是不同的境界,前者追求的是实干担当,后者追求的是功名。进退得失是个人利益和现实处境的集中体现,理应受到关注,但如果看得太重,就容易患得患失,甚至心态失衡,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窄。反之,大事是无限的,如果把志向定在“做大事”上,就能实至名归,路也会越走越宽。二要立志干实事,不要追求得实惠。“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大家选择了从政为官,就选择了人生追求,为民办实事是党员干部应尽的职责,淡泊名利是做人为官应有的境界。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而不是挑肥拣瘦,追求得实惠,有好处就干、没好处就躲。三要立志解难题,不要总是交难题。干部干部,干字当关,当干部就是要解决问题的。越是难事险事,越考验能力担当。面对难题,要全力以赴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上推下卸,四处甩锅。境界高了,认知水平就高了,也就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心甘情愿地接受“冷板凳”。

三是边界要清。对待“冷板凳”的态度,往往涉及边界问题。有的同志为了躲避“冷板凳”,规划“升迁路线”,大搞“自我包装”,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逾越了底线、红线、高压线。作为党员干部,面对“冷板凳”,必须牢牢守住三个边界。一要守住信仰的边界。习近平总书记将共产党员的信仰称为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好比精神食粮,缺了精神食粮,人便如同行尸走肉般失了心魂、丢了方向、没了生气,终日浑浑噩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好干部、好党员的第一标准,是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侵蚀的决定性因素。党员干部必须铸牢铜墙铁壁,守牢信仰的边界,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二要守住职责的边界。有权必有责,但凡是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有一定的决策权,与之对应的就是负责、尽责、担责的义务。大家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把责任始终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折不扣做好本职工作。现实中,有些工作会有交叉重叠,甚至出现盲区空白,这时要有揽事揽责不揽权的格局,宁可上前一步形成交集、不可退后一步出现空档,做到分内事不推不拖、交叉事补位补台,确保工作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三要守住清廉的边界。“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做人为官的第一底线。要坚持固守正道、坚持本色,不干乱七八糟的事,不干损人利己的事,不干肥私损公的事。要经常算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自由账、名誉账,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费光阴一朝一夕,不谋个人一私一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练就一身清正廉洁的金钟罩铁布衫、一身正气干事创业,树立廉洁勤政干部形象。

第二关,要坐得住“冷板凳”。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冷板凳”需要的是长期坚守。有的人忍受不了煎熬,沉浸于各种“速成学”“潜规则”。殊不知,当他们还在感慨虚度光阴、抱怨时运不济时,有的人早已在“冷板凳”的修炼中“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怎样才能坐得住“冷板凳”呢?

坐得住“冷板凳”,靠的是咬牙切齿地坚持。古人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大道至简,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好了就是专家,将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做精了就是赢家。重复做也好、认真做也罢,都离不开坚持。“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坚持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从本质上讲,坚持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克服进阶路上“拦路虎”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与自己的“惰性思想”“躺平心态”“享乐行为”作斗争。坚持,首在诸己。《孟子》中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做人做事,最大的问题往往就是看不到问题,古人告诫我们,要善于自省自察,凡事刀刃向内、反求诸己,不断实现自我改进、自我提升。坚持,贵在克己。凡人皆以克己成、以纵己败,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都是有节制、善于约束自己的人。明代徐溥为了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书桌上放两个瓶子,分别装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出生一个善念、做了一件好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反之就投一粒黑豆。一开始,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反省、自我改进。慢慢地,黄豆越积越多,黑豆越来越少。凭着这种持久的克己自律,徐溥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也留下了“储豆律己”的千古佳话。作为党员干部,要练好“克己”功夫,做人有底线、做官有原则、做事有分寸,心有所守、身有所循、行有所止。坚持,要在成己。坚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水平线”,而应是拾级而上的“抛物线”,无论是个人的能力还是工作的水平,都需要持续进步。人们常说成己达人,自己本领高强了,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坚持,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本领库”,持续成长,每天都要更进一步。

坐得住“冷板凳”,靠的是科学有效的方法。万物皆有其道,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失当,则事倍功半。坐“冷板凳”,既要靠毅力,也要像庖丁解牛那样,通过不断寻找规律和技巧,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坐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一坚持目标化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任何事情,都应该有目标,然后以目标为导向,一步步向前努力,从而不断取得成功。反之,如果脑袋空空,浑浑噩噩,没有目标,想到哪做到哪,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是很难干成事的。做到坚持,就要把坚持的事情目标化,明确长远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明确具体时限、标准,用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二要项目化推进。把每一个目标当作一个项目,将宏观的“大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小项目”,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顺序,提高坚持的自主性、计划性。三要清单化复盘。坚持的效果怎么样?有没有达到目的?是否需要调整计划?解答这些问题需要清单化复盘,对工作推进情况形成问题清单,对照清单逐一量化管理,查找问题根源、完善整改举措、研判整改效果,让坚持取得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拎得起、落得实的成果。

坐得住“冷板凳”,靠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心态就是人们对待工作、对待事物、对待生活的态度,良好的心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冷板凳”意味着要忍受寂寞之清苦、奋斗之艰苦、挫折之痛苦,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勇敢地面对。好心态,通俗来说,就要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就是以宽广的胸襟对待成败得失,不纠结于“荣誉给谁”,不执念于“利益大小”,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平和心态;想得透,就是能够想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拿得起,就是面对急难险重要冲得上,面对烫手山芋能接得住,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放得下,就是要放得下名利和荣誉,善于清零,始终以谦虚低调的姿态去干事创业。

第三关,要坐得热“冷板凳”。

坐“冷板凳”不是目的,坐热“冷板凳”才是追求。当然,“冷板凳”不会自然升温,一躺了之不行,苦熬苦等更不行,必须不断打磨自己,提升能力本领,干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事业,依靠自我温度的提升来暖热“冷板凳”。

坐热“冷板凳”,就要激情常在。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是无形的动力。激情干事,就是以蓬勃向上的朝气、积极进取的锐气、充沛旺盛的精力、奋发争先的豪情壮志,全力以赴扛起工作赋予的责任,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任务。激情干事,就要对待事业有感情。对待工作任务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为什么有的人能够“马上就办”,有的人却“明天再说”,结果明天拖后天,乃至解决问题遥遥无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有没有把工作当事业干,对所干的事业有没有强烈责任感和深厚感情。有感情就会有干事的动力,感情有多真,对事业的投入就会有多大。党员干部为官一任,自当作为一方,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干事业。激情干事,就要对待工作有热情。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胜于责任感。”有了热爱,就能点燃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最大激发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爱岗敬业是党员干部的本色,要保持强烈的使命感,以重任在肩、不辱使命的责任心,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对待工作,担负起责任、肩负起使命。激情干事,就要对待团队能共情。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激情干事就要善于感染周围的人,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营造健康和谐的良好氛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工作上多分担、思想上多分享,补台不拆台、补位不缺位,以个体的努力激发团队的合力。

坐热“冷板凳”,就要本领高强。“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能力是干事创业的强力支撑,坐热“冷板凳”,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本领,具体来说,就要做好学、思、践、悟四门功课。一要专心“学”。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深度。要坚持深度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群众的智慧和灼见、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武装头脑、充实自己,摆脱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培育运筹帷幄、驾驭全局的战略眼光,时刻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策、手上有招。二要潜心“思”。“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开动脑筋深度思考,如同嚼东西,在一点点反复咀嚼中,慢慢消化。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善于把一个知识点往深里钻,层层递进,吃透吃准,看到本质,抓住要害,也要善于往面上扩,点面结合,不断扩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思的关键是要找规律、抓本质。三要用心“践”。一深入就具体,一具体就深入。很多时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工作的举措,都藏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这要求大家既要做“理论家”,更要做“实干家”,把实践锻炼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试金石”,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一线前沿摔打,在基层熔炉历练,在推动事业前行的同时锻造一副能挑大梁、担重任的“铁肩膀”。四要静心“悟”。悟,就要把学到的知识、思考到的规律、践行的成效放到一起,统筹谋划,从中感悟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推动工作的新举措、引领发展的新思路。

坐热“冷板凳”,就要建功立业。“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影片《冯梦龙传奇》中,冯梦龙与苏松巡抚祁彪佳在对话时说:“这立功并非要为官,可为官必定要立功”。有为才有位,为官当立功。作为党员干部,就要以有功于事业、有功于人民、有功于时代为追求,挥洒汗水,开拓进取,成就一番功业。建功立业,就要有追求卓越的钻劲。对待任何事情都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凡事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敢于打破“天花板”、闯进“无人区”,力求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完美。要拿出“钉钉子”的韧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很多事情都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获取成功绝非易事。干事创业要发扬斗争精神,像“钉钉子”一样,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抓到底、一以贯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拿出舍我其谁的拼劲。狭路相逢勇者胜,事业是干出来的,更是拼出来的。有了拼劲,就有一往无前的底气。要当“硬核”干部,发扬“硬汉”作风,拿出“硬招”落实,拼干劲、拼担当、拼作风、拼落实、拼成效,全面提升创新力、战斗力、执行力,不断建功立业。

“冷板凳”是对党员干部的重要考验,坐得下、坐得住、坐得热体现的是三重境界。坐得下,需要强大的心力;坐得住,需要非凡的定力;坐得热,需要超强的能力。心力、定力、能力,是一个整体,也是面对事业必备的素质,心力决定“选择什么路”,是奋斗还是躺平;定力决定“能坚持多久”,是“一阵子”还是“一辈子”;能力决定“能走多远”,是半途而返还是坚持到底。只有三力兼具,才能让人生之路行稳致远。

清代诗人袁枚曾写过一首题为《苔》的咏物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今天,把这首诗送给大家,希望大家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能发扬坐“冷板凳”的精神,如“苔花”般暗自生长,只要坚持到底,一定能够馥郁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