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便民”的方式传递最“惠民”的声音:看济南莱芜何以用“一杯热茶”温暖人心

2022-03-22 09:52:30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2018年,济南市莱芜区成为全省首批文明实践试点区,着手宏大理论底层延伸的具体探索。四年里,他们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探索“六进家”工作体系。继而,立足既有党建、文化阵地,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构建形成“区级领导带头讲-街镇干部下沉讲-社区(村)干部分众讲-党小组组长互动讲-党员入户讲-群众自发讲”的“六级联动”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格局,从而以“身边的百姓之家”打通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意识形态工作“一杆子插到底”。

871138524469107701.jpg

  “一杯热茶”足以“暖人心脾”

  纷纷车马客,如集市人博。早春时节,莱芜区羊里镇集市人流如织。行人最密集处,一张“大碗茶文明实践驿站”的旗帜迎风招展,引发行人关注:“一碗茶”何以传播文明,实践文明?

  “群众在哪里,文明就在哪里,实践就在哪里。”羊里镇党委书记胥会先说,“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明只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会永葆生机。”

  而茶水驿站的用意就在于此。胥会先说,早年间,人们在集市、街巷口摆置茶水摊,“一杯热茶,奉给路人,解渴解乏,情暖人心”。简单、清朗、真诚、友善的文明之风通过一杯热茶传递情意,让美好的期许春风化雨、沁人心脾,实为有益之举。

  为将好事办好,羊里镇投资30余万元,对驿站做了精心设计:空间上形成阅览、文娱、交流功能分区;服务上提供大碗茶、手机充电器、电动车充电桩、保健急救箱周到服务。群众驻足小憩期间,工作人员宣讲政策、分发图册、传播文明,让人们轻松学习。

  一碗热茶暖人心,大碗茶的成功实践为莱芜区文明传递并理论宣讲工作摸索出阵地。尤其自2019年,中央提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求以来,莱芜区用好“大碗茶”文明驿站,宣传中央精神,解读惠民政策,推动文化振兴,取得良好成绩。截至目前,已建设固定驿站380处、流动驿站160个,覆盖全区所有乡镇。

688484124687315480.jpg

  “六进家门”实现“文化落地”

  莱芜区有15个街(镇)、867个行政村居、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户籍人口105万。山区多、农村多、分布散,在基础薄弱的农村,有限资源如何打通宣传服务“最后一米”?让文明实践既不“空对空”,又不“一阵风”?成为思想舆论工作的重要课题。莱芜区委书记焦卫星对此表示:群众的需要就是努力的方向。

  四年来,他们“先行先试、梯次推进”,选择72个样板村(居)先行试点,打造党建引领型、市民教育型、产业发展型、科技兴农型、文化传承型等“五型”村居。并利用移风易俗城乡结对,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探索“六进家”活动形式。

  一是“思想进家,家家信”,重点突出“讲”。借助村级“大喇叭工程”,开设700余个书记广播电台,宣讲党的最新理论和惠民政策,让理论思想真正进千家。并于去年,获评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区。

  二是“道德进家,家家和”,重点突出“评”。在农村,围绕“孝•敬”“家和万事兴”“新农村新生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主题,讲述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全区去年评选身边好人365个、文明家庭130户,754个好媳妇好婆婆,120人参与“百名好人讲莱芜”活动,广泛弘扬“忠孝、诚信”传统。

  三是“文化进家,家家乐”,重点突出“乐”。开展“百姓春晚”,邀请群众演员自娱自乐、自导自演,借力庄户剧团、农民艺术团,采用快板、相声、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百姓春晚”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表彰。

152481291819724343.jpg

  四是“政策进家,家家暖”,重点突出“帮”。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文旅康养等工作,开展“生活帮”宣讲志愿服务,讲大政方针和群众关切,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问题。仅去年便累计为群众破解1200多个生活难题,增进邻里融洽,温暖百姓心窝。

  五是“法律进家,家家安”,重点突出“学”。组织律师、司法、政法工作者300人次,以“法律进家门,百姓得实惠”为目标,宣讲《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扫黑除恶等内容,发放明白纸40余万份,宣讲1650余次,让更多人学法、懂法、守法。

  六是“科技进家,家家富”,重点突出“教”。组织农业、种植、养殖专家,围绕扬长特色产业,开展“三下乡”培训超过120场次,前往齐鲁时代楷模陈明利创办的蔬菜合作社实地教学,到万兴果蔬食品公司听刘建增宣讲科技致富,让群众鼓足口袋、富足脑袋。

  调研发现,得益于“六进家”活动的全面铺开,莱芜全区文明实践工作呈现可喜局面。全区城乡活动同步进行、同质推送、同量输出,为基层提供更好服务,让群众获得切实收益。

655814903414873031.jpg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构建立体格局

  莱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宁说,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既是政治工程、战略工程,又是民心工程。作为全省首批文明实践试点区,莱芜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担当,搭建服务阵地,将宣传教育寓于服务之中,打造扎根基层“不撤离的队伍”、群众身边的“百姓之家”。

  实践中,他们没有大费周章另起炉灶,借助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村级办公场所既有设施,整合提升。去年以来,他们更是在内容和载体两方面展开探索。内容,即结合当地历史、社会变迁,讲述自己的故事。载体,则用好党建、文化阵地,通过组织延伸,让意识形态“一杆子插到底”。

  对此,莱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拉起框架,让每个个体成为主体,自觉实践文明、自愿宣讲文明。

43063360643319295.jpg

  所谓“横向到边”,即组建“1+N宣讲体系”。“1”是区委宣讲总队,作为整个队伍的领路者,结合每次重要精神学习掌握政策,为基层培训。“N”是发掘全区各级单位,结合实际展开宣讲。现已建成基层党组织书记“先锋”宣讲团、机关干部宣讲团、劳模宣讲团等13支特色队伍。他们深入各家单位和街道社区,走进农舍院落,走上田间地头,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纵向到底”是借助基层组织治理架构,通过完善“区级领导带头讲-街镇干部下沉讲-社区(村)干部分众讲-党小组组长互动讲-党员入户讲-群众自发讲”的六级联动宣讲架构,实现理论宣讲自上而下有效贯通,自下而上反馈信息。

  为增强“群众自发讲”环节实效,莱芜坚持“重点培养与广撒种子”相结合,在每年选树宣讲能手参与省市“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比赛的基础上,着手“千村名嘴”培养计划:按照“一村一人”的要求,将全区867个村(居)志于讲、乐于讲、善于讲的人才集中培训,将党的最新理论转化为百姓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史知识和党史故事。目前吸纳村干部、新乡贤、社区工作者、曲艺爱好者等基层宣讲员1100余人,实现“村村都有宣讲员”工作初衷。

496819769154826872.jpg

  盘活“三方资源” 打通“双向通道” 画出民生“同心圆”

  四年探索,影响深远。调研中,许多基层干部认为,文明实践中心通过盘活政府、社会、民心“三方资源”,打通宏观话题、微观实践“双向通道”,画出理论深入人心“同心圆”。在有效破解群众期望值高、社会满意度低、干部知行合一多重矛盾的同时,营造出民心向善、同心同德和谐环境,对当下意识形态工作底层延伸带来启示。

  首先,增强互信、保持稳定,必须改善干群关系,尤其通过服务好底层群众,以为民初心厚植社会根基。焦卫星说,“面临社会转型、经济转轨重要时期,价值引导、社会治理有何捷径?就要以人为本,紧盯群众的平安感、尊严感、公平感、信任感、幸福感。只有激活民力,做实‘五感’,才能从源头化解矛盾,赢得长治久安。”

  事实果真如此。伴随文明实践中心陆续建成,群众前往参观,党员前来学习,通过身边事例,点亮明灯,照亮前程,呈现出比学赶帮、积极融入良好局面。过程中,党员群众促膝交流,询问群众关切,掌握一手信息,逐层解决难点,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自然提升。

  其次,挖潜民力、盘活资源,画好政府、企业、民生“同心圆”。客观讲,相对济南其他区县,莱芜农村占比较大、财力相对薄弱。这样的县区敢于拒绝就事论事、简单执行短期效应,通过尽力而为、稳步而行、持续发展,调动起乡镇、社会、群众三方力量,走出一条“政府能承担、社会肯参与、群众受感动、党员得教育”可持续路径,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乡村振兴要有新作为、信念教育要有新举措的当下,进行深入内心、触及灵魂的基层实践,意义尤显深远。

118682368213851073.jpg

  王宁说,理论精神整齐划一,但基层实践各有差异。顶层设计如何花落本土,增强群众体验,成为“莱芜方案”初衷。莱芜由此将工作纳入为民实事,投入2000万元为各村构建“8个1”愿景:即建成1个文明实践站、1支志愿服务队,1个实践广场、1条文明街、1个广播站、1个大讲堂、每月开展1-2次实践活动、年底举办1场百姓春晚。软件硬件同步配齐,文明阵地引人入心。

  再次,宏大理念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理论入心,群众收益。莱芜区区长李光辉说,乡村振兴、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关键是人的振兴、价值认同。尤其当下,舆论宣传工作格外重要。如何唤起认同,必须结合实际,而通过抓实文明实践中心,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久久为功、缓缓用力,让文明价值内化为群众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才能确保社会治理长治久安,乡村文明不断改善。

  对此,他们制定“节日节点文明实践活动流程”,借助重点节日增强仪式感,并组织“十百”工程:推出百部原创视频、百篇新闻佳作、百篇文学精品、百幅书画精品、百幅摄影精品、百首原创歌曲、百部舞蹈作品,组织百场文艺汇演、百场巡回报告、百场百姓宣讲,从而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文明实践精品化、大众化。

  长期耕耘,终得善果。如今,通过典型带动、相互交流、新老相承、宣传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逐步走向纵深,使党员干部在情感和思想上逐渐融入群众,群众观点愈发加深,工作本领愈发增强,为民情怀愈发深厚。一位基层干部感慨道:“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