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区妇联组建“知心姐姐”宣讲团、“巾帼宣讲团”,开展“线上宣讲”活动
“知心姐姐”宣讲团精准发力,重点解决“谁来讲”“哪里讲”“怎么讲”三个难题,区分受众对象,针对需求差异,对宣讲内容精心安排,明确主题,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一首传唱了70多年的儿歌《小英雄王二小》在新市镇江店小学校园响起,讲述这段往事的是来自济阳区融媒体中心的节目主持人王旋旋。区妇联联合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成立“知心姐姐”宣讲团队,“党徽照耀我成长 红色经典亲子共悦读”是宣讲团开展的活动之一,宣讲团已与济阳区多家学校结对,定期将红色故事送进校园、送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潘东子、地道战、济阳第一党支部成立……孩子们沉浸在宣讲团的讲述里,有笑有泪。
巾帼宣讲团打破宣讲形式和场地的限制,采取固定集中宣讲与经常性“微宣讲”相结合的方式,把宣讲课堂搬到村居社区、农家小院、幼儿园、厂区企业、街头巷尾,在宣讲中或席地而坐、一问一答,或围坐一起、促膝而谈;时间上不求长,听众上不求多,场面上不求大,着力用小环境引领大形势,用身边事阐述大情怀。济阳区妇联组建的“巾帼宣讲团”个个都是区里的大名人、大能人,她们有省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乡村致富女带头人、最美抗疫女性——她们广泛深入机关单位、企业、社区、村居开展宣讲,精彩的讲述深深打动了现场听众。
济阳区妇联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宣讲”新模式,制作了微视频打通线下线上,推动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做到“群众的语言,理性的思考、感性的展示”,新兴载体的加入,让宣讲资源产生了最大传播效应,让宣讲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视频里有爷爷珍藏的光荣牌背后的故事,有88岁共产党员自愿交纳上万元特殊党费的事迹,有自己在爷爷军功章的感召下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实现青春价值,贡献巾帼力量的故事;有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努力践行共产党员优良品质的故事。
接下来,济阳区妇联将不断深化宣讲内容,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贯穿始终;创新宣讲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汲取智慧和奋进力量;锤炼宣讲内功,深刻了解党史的初心与历程,详细解读历史这本‘教科书’,让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宣讲“活起来”,巾帼力量“强起来”,妇女工作“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