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文明之花 绽放防疫一线

2022-04-22 15:17:27   来源:   作者:

面对疫情,长清区积极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抗疫实践中不断探索文明建设新举措,汇聚文明力量,彰显文明新风,齐心协力谱写出一首战“疫”之歌。

志愿服务共筑疫情防护阵地

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积极宣传国家政策、义务为烈士扫墓……在长清有这样一群人,总是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角落,他们就是长清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面对疫情,这支由70多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救援队第一时间集结,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对各应急志愿服务队进行了防疫知识讲座和应急志愿服务实地演练,确保掌握疫情防控正确举措;他们开通网上授课,为山东现代学院工学院开展疫情消杀课程培训;同时,义务对长清区文昌街道早市、恒大一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马山镇政府、区委区政府、丹凤小区北区等地区进行消杀,全力保护群众的健康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退役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这支志愿服务队最常说的一句话。

据了解,长清区将文明实践“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机制与疫情防控相结合,下发《关于文明实践助力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实行疫情防控结对共建,组织369支志愿服务团队,5700多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一线、靠前服务。主动到社区值班值守,协助社区做好“两码一证”查验、人员信息登记,耐心向群众普及和宣传防疫政策和知识。各街镇和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三队一岗”志愿者也第一时间响应,服务村民核酸检测,开展“敲门”行动,地毯式摸排来(返)定人员,逐户通知,逐一统计,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文明实践的力量。

推进移风易俗织密防疫网

   4月16日,一场“有点特殊”的婚礼在孝兴家园社区天台上“隆重”举行。婚礼只有几个人参加,全程只有二十几分钟,但在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这场简单的婚礼却意义非凡。新郎魏洪亮说“我们决定响应街道和村里的号召,简办婚礼,双方父母家人一块吃个饭,办个简单的仪式,这个时候坚决不能给疫情防控添乱!”

疫情防控期间,红事新办、白事简办也成为新风尚。围绕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长清区组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充分利用“喊麦”、流动宣传车、宣传标语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展“线下”宣传;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开展“线上”宣传,“线下”“线上”同发力,全方位普及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知识的同时,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引导村民不参与群体性聚餐和聚集活动,推动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深入人心。

《疫情期间这样收快递最安全!》《以艺抗疫,长清首支疫情防控公益歌曲今天上线!》长清区善用数字赋能,积极探索和落实疫情防控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和措施,通过制作发布各类疫情防控公益广告、搭建文明实践云平台、网上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在疫情期间更精准有效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推进文明新风普及。

“1+14+n”爱心送餐温暖全城

“4月2日山东地摊,3日堡垒烧烤,4日帅帅大酒店……”这是长清餐饮商会微信群里正在进行爱心午餐接龙。李传江是长清餐饮商会会长、堡垒烧烤董事长,4月1日,他召集商会成员商量怎么为疫情防控出点力,最终决定成立“爱心联盟”,为一线人员送“爱心餐”。

“别的也帮不上国家啥忙,这个我们最专业。”商会成员质朴地说。自此以后,每天中午十一点,贴着“疫病无情,人有情,向战斗在一线的防疫英雄们致敬”的“爱心餐”承载着长清餐饮人的浓浓深情,准时送到城区防控点的志愿者和值班人员手中,传递着长清人的爱心,温暖了工作人员。

“1+14+N”一个联盟,十四家单位,N天助力,长清区餐饮商会制定排班表,坚持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免费送餐,截至目前,已累计送餐600余人次。区委统战部将“爱心联盟”形成长效机制,让爱心继续接力,温暖继续前行。

众志成城,共同抗疫。长清区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汇聚各方合力,共同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为群众筑牢了一道安全防线,也传递着感动人心的长清爱心。(通讯员: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