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人街道青年先锋队抗疫纪实
2022-04-11 16:05:26 来源: 作者:
你或许从未见到过他们的面容,但一定听到过他们的声音,或许是请你出示健康码,或许是为你答疑解惑,或许是请你上报轨迹信息,疫情之前,他们是社区工作者、是网格员、是街道工作人员,是乡村振兴专员,疫情来临,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王舍人街道青年先锋队”。
这是他们穿隔离服的第16个小时
凌晨4点半,整个城市还在沉睡,有一群青年人悄悄起身洗漱,推开家门走进黑夜,这是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他们要和王舍人街道2000余名一线防疫工作者一起奔赴管控区核酸检测现场,今天他们的名字叫“核酸检测登记员”。
从早上5点半穿上隔离服,一直到晚上10点半,“请出示健康码”“请说一下手机号”......这是他们重复最多的两句话。
“我们这一班结束后,还会有倒夜班的来接替我们,他们会更累。”“姐,你别来替我们了,天黑了,工地的路不好走......”“妈妈,我吃过饭了,放心吧。得穿防护服了,先挂了。”这是理解,是体谅,是工作间隙的报平安。手腕上缠胶带的勒痕、额头脸颊上面罩、口罩留下的压痕,是逆行者的勋章。
这是他们调度信息的第20个小时
只要一线采样不结束,他们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今天任务的信息员已完成配置并发送通知,请各单位信息员安排录入登记员信息”“如在账号登录、核酸采样过程中APP出现问题请速与我联系。”今天他们的名字叫“核酸检测调度员”。
匹配信息、创建任务、汇总数据、答疑解惑......他们是核酸检测的“中枢系统”,虽然没有出现在采样一线,却依然与一线共同战斗。
这是他们随访排查的第15天
走进王舍人街道疫情摸排专班办公室,键盘敲打声、电话铃声混杂在一起,“刚刚公安部门又推送了一批数据,大家再辛苦一下,加快速度,务必尽快排查、按时清零。”
因为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专班工作人员开启了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排查工作上。“白+黑”“5+2”已经成为工作常态。他们有的是网格员,有的是乡村振兴专员,平均年龄不过30多岁,轮班的间隙,也会回到所在的社区或村居,协助扎帐篷、做核酸、送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