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不能让乡村缺位

2022-04-28 09:30:48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以“阅读小康气象,奋进振兴征程”为主题的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24日在京启动。阅读季中,将举办“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等8项适农乐农重点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4月25日新华社)

  春暖花开,恰是读书好时节。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和推广全民阅读,构建全面覆盖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尤其是突出乡村阅读这个重点,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相比城市,乡村无论是在阅读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保障能力,还是农民群众的阅读热情、阅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短板。要推进全民阅读,不能让乡村缺位、农民缺席,就必须拿出有力的系统性举措,去加快填补乡村阅读的短板,唤起农民群众的阅读热情,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多元的阅读需求,把“送文化”“种文化”与“富口袋”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迈向富裕之路。

  发展乡村阅读,关键要加大资源倾斜,实现阅读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更优化配置。一方面要坚强乡村阅读阵地,以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文化馆等文化阵地为依托,加强优质读物的持续供给,丰富乡村阅读文化类活动开展,点燃乡村阅读的燎原之势。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群众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送文化下乡”“送技术下乡”等活动,让专业文艺人士和农技人员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帮助指导农民群众如何正确从阅读中获取需要的文化养料和农技知识,增强农民群众参与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厚植乡村阅读的社会土壤。

  发展乡村阅读,还要关注留守儿童这一重点群体。阅读习惯要从小培养,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往往会忽视他们阅读行为的培养,这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是不利的。要充分发动乡村学校教师、文化工作人员走近留守儿童,积极为留守儿童送上优质读物,开展家庭送读、伴读等活动,既要增强监护人对阅读培养的重视和用心,也要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起阅读的自觉意识,让留守儿童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身体茁壮成长的同时,内心的精神世界也能够不断丰富壮大,培育健康的人格品质。(振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