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钢城】有了“好帮手” 群众生活有“帮手”
清晨的街道,车水马龙。在钢都大街、府前大街、永兴路等重要交通干道上,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正站在路口,挥动着手中的小旗子,有序维持着交通秩序。

“您好,您骑着电动车要走非机动车道,这样安全。”在朝阳路一路口,志愿者一边微笑着和这位年龄较大的市民沟通,一边协助他从机动车道上调转到一侧的非机动车道来。
近两个月来,细心的市民经常能看到,在人流车流较为拥挤的十字路口、学校、社区等地方,一早一晚总能看到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但是却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交通秩序维护、文明出行劝导、安全出行提示、文明交通宣传、交通导引咨询等志愿服务工作,用自己的微笑行动筑造了一条新时代文明的风景线。
面向群众需求,立足群众所盼,钢城区委宣传部立足群众所需所盼,在全区组织开展“好帮手”志愿服务活动,从全区招募志愿者,并委托交警部门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自5月初活动启动以来,全区交通秩序井然,文明出行蔚然成风。“好帮手”真正成为了服务群众生活的“好帮手”。
不仅如此,在不到3个月的发展过程中,“好帮手”志愿服务活动从最初以交通为主的“五大志愿服务内容”,拓展延伸到文明实践、环境保护、扶困救弱等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并逐渐成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响亮品牌。
暑期来临,钢城区中小学校园安静了,可各街道、社区、村庄却变得热闹起来。



在南部新城锦绣佳苑社区,针对辖区内3-9岁学生量身打造的大自然科学课程、自理能力训练、暑期作业辅导、阅读拓展训练深深吸引了一群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们。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参与,陪伴着50名孩子一起学习新知识,在游戏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在里辛街道北赵社区,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紧紧盯着社区志愿者刘颖的双手,看着她魔法般地将一张张纸剪出各种样式的花样和图形。听完刘颖的讲解后,孩子们拿着剪子,也一板一眼地操作起来。与剪纸班同步开课的,还有象棋班、书法班、朗读班……对于暑期的孩子们来说,社区组织的“暑期托管”班成为了打开孩子们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在艾山街道九龙家园,社区专门为孩子们腾出了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配备空调、饮水机等,返乡大学生也主动请缨,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就拓展到哪里。依托“好帮手”志愿服务活动这个载体,钢城区凝聚起了全区志愿服务力量,也趟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些遍布全区的爱心组织和爱心志愿者们,在政府部门的规范协调下,凝聚一心,竞相出彩,他们有的专注于环境保护,到广场、社区、农村,用实际行动倡导市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有的与贫困老人、困难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度过生活的难关;有的积极奔走一线,宣传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政策,成为传递政府声音的纽带桥梁。一颗颗文明的种子在钢城大地上悄然发芽开花、茁壮生长,一幅幅有温度、有实效的民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