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逆行"疫"无反顾 武汉凡人英雄用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

2020-04-16 15:01:03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征集“在线问诊”医生,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应声而起;紧急接收转运捐赠物资,他们手磨起泡崩开血口不言苦累;方舱医院需要掏粪,他们不怕脏臭;救治危重感染患者,他们病情刚好转就去献血;医护人员头发长了,他们就去义务理发……广大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武汉抗疫之所以称为“人民战争”!

  他们本是很平凡的一群人,走在街上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迎面而来是一个个普通的面孔,擦身而去是一个个寻常的背景,但这样的志愿者一上抗疫战场,就成了勇士,成为英雄!

  宋忠桥:拄着拐杖为医护造型的理发师

宋忠桥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苗剑 摄

  55岁的宋忠桥,家居武汉蔡甸,身患小儿麻痹症。从大年三十那天起,他就在各个省市援汉医疗队驻地间奔走,自愿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理发。至4月12日,他已为援汉医护人员义务理发2000余人次。

  “我要让他们漂漂亮亮地回家”

  4月12日,蔡甸区湖北中核国际酒店,北京援汉医疗队入住地。上午9时,宋忠桥和他的徒弟早早地在这里做好了准备。

  一把平剪、一把牙剪、一把梳子,再加上一个口罩,是宋忠桥剪发的全套装备。他在平时用的喷水壶里灌上酒精用来消毒,也经常更换新围布。

  跟医护人员剪发时,宋忠桥有时会问下疫情进展,还会问下在什么地方工作。

  “工作的地方,不能跟你说,怕你不敢跟我们剪头发了。”原来,有医护人员参与危重症病人救治。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宋忠桥说:“他们那么年轻都不怕,我还怕什么,这些支援我们武汉的医护人员太伟大了,我要为他们服务。”

  一天站五六个小时,对于要依靠拐杖走路的宋忠桥来说未免吃力,但宋忠桥选择咬牙坚持。

  宋忠桥说,各地援汉医疗队陆续返程,北京医疗队也即将撤离,“这些援汉医护人员太伟大了,我要让他们漂漂亮亮地回家。”

  “我这是尽一下地主之谊”

  踏入美发行业20余年,宋忠桥是5家理发店的老板。在疫情严峻时,宋忠桥和许多同行一样闭店歇业了。

  在网上看到医护人员为工作剪掉长发的新闻后,宋忠桥坐不住了,“我应该给他们剪头发,尽地主之谊。”大年三十,他在网上留下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当天下午就接到了第一个电话。

  在为援汉医护人员剪发时,宋忠桥也了解到很多在这个特殊时期发生的故事:有的人不在家乡,没法陪伴妻子迎接新生命的诞生;有的人不得不和孩子说,要来武汉“打怪兽”;还有的人疫情结束后准备相亲,让宋忠桥“剪得漂亮点”。

  2月24日,农历二月初二,是宋忠桥最忙的一天。他和徒弟为辽宁、河南、北京三支援汉医护人员义务理发161人次。中途,午餐都没时间吃。

  当晚,宋忠桥收到辽宁队援汉护士鹿红静的短信:“谢谢您帮我剪发,帮我实现了一个愿望。二月初二是我老公的生日,他是一名现役军人。以往每年的今天,只要他在家,我都会陪他一起剪头发,为他祈福。今年我在武汉,他在部队,我们都在为抗击疫情努力。”

  手记:可贵的尽己所能发一分光

  宋忠桥,依靠拐杖走路,但在志愿服务中他总是乐呵呵的,剪完,还会问一句,“满不满意?不满意我就再修一下”,质朴善良。

  像宋忠桥一样的志愿者,在武汉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尽己所能,默默地为一线医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

  担心一线医护人员没饭吃,盘龙城90后餐饮店老板娘邱贝文发动全家,驱车20公里为医护人员送餐;担心一线医护人员没地方住,武汉酒店业人士自发组织“武汉医护酒店支援群”……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与一线医护人员同行,一个个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在贡献光和热。

  张泉:转运抗疫物资的“蓝天勇士”

张泉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刘斌 摄

  4月8日,武汉蓝天救援队队长张泉发了条朋友圈,“组队核酸检查,算是对这段时间工作的一次总结”。13日,拿到检测结果,全员健康,张泉无比欣慰,“疫情就是命令,蓝天救援队是民间组织,但危难之时大家都是勇士。队员们从事各行各业,现在武汉复工复产,武汉本地的35名队员都健康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我也放心了”。

  修缮简陋仓库成为海外捐赠物资指定接收点

  1月20日,刚参加完救援任务的张泉从外地回汉,得知疫情紧急,他决定要为抗疫做些什么,了解到国内外捐赠的大量物资汇集武汉,需要一座接收转运物资的仓库。

  1月24日张泉联系了一家空置的仓库。25日他到现场看到,这里是有7300多平方米空库房和几间工人住的简陋房间。他带队和前来支援的周边7支蓝天救援队开展修缮工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没睡到一个小时,他又接到任务,带领队员赶往武汉西转运回一批从泰国发来的医疗物资。

  1月26日上午,蓝天救援队总队通知张泉,仓库被确定为中华慈善总会、湖北省慈善总会疫情防控捐赠物资联合应急仓库投入使用。接收、登记、分发、转运、消杀……随后的日子里,张泉和队友们夜以继日。

  蓝天救援队湖北品牌督导官皮建军介绍,在仓库投入使用初期,张泉等第一批最早来到仓库的不到100人承担着全部工作,是工作条件最艰难的阶段。

  皮建军说,当时因缺少仓储物流器械,搬运全靠人力。张泉等队员常常搬运物资到凌晨两三点。起初,搬运组连劳保手套都没有,只能徒手搬,张泉等许多队员手上磨起了泡,崩开了血口。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们没有人退缩,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3月25日,应急仓库正式闭仓,这里共接收转运抗疫物资4000多万件。

  身背60斤装备日均消杀30万平方米

  随着抗疫形势向好,张泉和武汉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又投入到了另一项工作——对社区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杀。

  “当时全国各地的队伍到武汉来支援,形势逐渐好转,重点工作变成了市内消杀,我们是武汉本地队伍,对武汉市比较了解,所以我们从2月底转入消杀工作中,日均消杀30万平方米。”张泉介绍。

  3月6日,他们在江岸区温馨路集结,对百步亭社区、花桥社区等6处小区的消杀,光花桥社区某小区就有16万平方米。

  张泉和队员背负的消杀弥雾机非常重,药水壶和消杀器加起来有60斤重,最怕大太阳天,穿上防护服不通风,每次下来都是一身汗。

  手记:他们是一群超级英雄

  在物流仓库中忙着搬运货物时的身姿,在小区消杀现场身背消毒装备时的背影,张泉表现出的一切好像都与“英雄”这个词有关。

  但张泉没有什么超能力。在物流仓库搬运物资的过程当中,因为早期缺少仓储物流器械,搬运全靠人力。没有劳保手套,大家只能徒手搬,张泉的手上留下了多道裂缝,手指间的新茧处透着红。后来转战消杀,张泉与队员们一天要跑两三处服务,转场穿戴装备时,他与队友们趁着空隙分发面包和矿泉水,仓促几口便当作了午饭。

  就像一首《超级英雄》当中唱到的:心甘情愿接受这份光荣,做你身边的萤火虫……无所畏惧的去追梦,汗水书写这份光荣。

  江卫星、江枫:康复隔离完就去献血的父子俩

江卫星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詹松 摄

江枫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3月2日中午,家住后湖的江卫星和儿子江枫在康复出院后的14天隔离期一结束,就赶到武汉血液中心,各自捐献了400毫升血浆。

  父子俩原本打算14天后再去捐献一次康复期血浆的,不料被感冒打乱了计划。“等到感冒好彻底了,才知道武汉采集血浆的工作已经结束了。”4月14日,江卫星说起这个小意外,言语间带着些许小遗憾。

  “那一晚,我怕闭上眼再醒不过来”

  1月8日,51岁的江卫星突然发起烧。本以为是普通感冒。第二天,23岁的大儿子江枫也开始发烧。在医生建议下,父子俩做了胸部CT,发现肺部有大块白斑和磨玻璃影。意识到可能“中了招”,父子俩开始四处联系病床。

  1月16日,两人来到空军457医院,“我爸年龄大了,心脏也不太好。”江枫想让父亲先住院,可江卫星执意将病床留给高烧不退的儿子。在父亲的坚持下,江枫住进了医院。

  1月20日晚,呼吸困难的江枫突然全身烫得发胀,头痛得像要爆炸一样,弟弟赶紧叫来了值班医生。医生一来,就给他上了呼吸机。“那一晚,医生给我下了病危通知。我一直盯着天花板,强撑着不敢睡,我怕自己闭上眼,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尽管过了快3个月,但那一晚的每一个细节,江枫都记得清清楚楚。

  “献血浆是目前我唯一能做的有用的事”

  第二天,江枫体温奇迹般的开始下降。1月22日,确诊的江枫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继续治疗。其间,父亲因呼吸困难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急救,母亲和女友也相继感染送进医院。

  2月7日,江枫从金银潭医院出院了。让他高兴的是,父亲一周后痊愈了,母亲与女友也好转出院。

  江枫在住院期间就下定决心要捐献血浆,帮助需要帮助的患者。父子同心,江卫星也和儿子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我们俩都是党员,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江枫晕血,为了捐献血浆,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在部队天天接受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其实往小了说,就是能帮就帮。”江枫说,关键时刻挺身而上,5年的部队生活给予了自己的更多的责任和担当。“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幸运,我们的命是医生救过来的,现在我好了,捐出一点血来帮医生救人,不是应该的吗?况且,疫情早一点结束,也能早一点回归正常生活,我们也是在为自己努力。”

  江家父子说:“上一线去救人,我们不会,唯一能做的是用这种方式来回馈给予过我们温暖和帮助的所有人。”

  手记:好一个“能帮一点就是一点”

  4月5日是武汉最后一天采集血浆的日子。从2月8日康复者血浆首度投入临床救治起,全市6个血浆采集点共有597位康复者捐献了恢复期血浆。在血浆捐献者看来,这是一份带有生命温度的礼物,传递着爱、健康和希望。

  “我们经历、战胜了病毒,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脱离危险!”“我也算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现在就是想能帮一点就是一点。”“捐献血浆可以帮助到更多患者,功德无量!”“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我们冲在前线,我们要一起努力,让疫情尽快结束”……捐浆者朴实无华的话语温暖人心。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善良、勇敢的志愿者,正是因为他们在生命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才给重症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谢胜:网上驰援武汉的“在线医生领头人”

谢胜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连续几天,各医院门诊量激增,为避免排队患者交叉感染,25日武汉城市留言板紧急开通“在线问诊”网络平台。2月3日,“在线问诊”向全国征集线上医生,虽然与武汉相距1200多公里,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谢胜仍注册成为网上驰援武汉的“线上战士”。

  “不要紧张,我会帮助你的”

  “去不了武汉抗疫一线战场,在线上为患者答疑开药方,也是尽我的一份职责。”2月6日,谢胜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征集“在线问诊”医生志愿者的信息,注册当晚就为50位患者进行了答疑、诊疗服务。

  2月12日晚9时31分,刚忙完一天医院事务的谢胜打开电脑,收到“在线问诊”求助:“我叫李艳霞,是武汉江岸区一位肺炎轻症患者,低热、胃不舒服、拉肚子,急求诊治!”

  “不要紧张,你可以详细说说你的症状,我会帮助你的。”谢胜马上安抚。

  通过网络,看了李艳霞的病情资料、检查报告、舌象照片,谢胜给李艳霞开了三服中药方,回复一句话:“不要紧张,你的病情是轻症,我给你调理一下。”

  随后连续多日,谢胜一直跟踪李艳霞的病情,及时对症调整药方。

  “吃了第一服药,就不发冷了,肚子也不咕噜咕噜叫了。”

  “按你的指导,去医院复查CT了,请你再看看。”

  “没什么大碍了,但还得吃一段时间中药调理下体质。”

  ……

  4月14日,李艳霞表示,“我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谢医生与我素不相识,不仅做了我的医生,还做了我的心理辅导员,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感谢他。”

  像这样细心询问武汉患者症状,对症开好药方,跟踪患者病情,解答群众疑问,缓解患者焦虑,成为谢胜这段时间每天线上战疫的一项重要使命。

  召集40名医生加入“在线问诊”

  随着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增加,“在线问诊”成为不少人就医的重要途径,问诊人数剧增至8000多人。

  “武汉患者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分担问诊压力。”2月7日,他紧急召集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及健康管理中心医生开会商议,决定组织一支40名医生的团队加入“在线问诊”,不同科室医生分为儿童、家庭等多个小组,轮班值守,精准答疑。

  同一天,谢胜又组织团队开网络会议,将首日在线问诊的经验分享给团队各医生:首先要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抚,告诉他们一定不要紧张,有不舒服的症状慢慢说;其次要仔细了解病情,对症指导、开方。

  “他特别叮嘱我们,要给每位患者留下联系方式,一旦病情有变化,他们可以最快时间联系上医生,就好比一根生命的绳索,我们要将它交到患者手上。”团队医生刘倩说。

  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谢洁如是谢胜的女儿,也是“在线问诊”医生。她说,父亲回到家就守着手机在线答疑,还时常在学术交流群里与专家讨论新冠肺炎治疗和开方思路。“团队组建第一天,父亲就要求,对每一个病人的询问都不能有丝毫马虎。诊断中遇到病情复杂的患者,拿不准的,要及时向医院专家请教,我和父亲也经常讨论如何准确回答患者。”

  “我不是一个人,背后是我们整个团队在作战。多解答一个询问,就能让患者多一份心安。”谢胜说。截至4月14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线问诊”服务了3000余名患者,是接诊回复量最多的团队。

  手记:医生志愿者用情答疑“在线问诊”

  谢胜和他的团队,是众多战疫中“在线问诊”医生志愿者的代表。

  “多解答一个询问,就能让患者多一份心安。”谢胜这句话,也是2个多月来,与“在线问诊”医生交流中,听到最多的心愿。

  为快速解答患者疏解情绪,分担武汉医院就诊压力,“在线问诊”向全国征集医生志愿者,至今已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门、台湾地区210余个城市的1352位医生志愿者加入,共为4.4万余患者提供了接诊咨询服务。

  “在线问诊”同样是抗疫战场。这些在线医生,很多时候是刚忙完当班的科室工作,就投入到回复在线咨询。

  “地下兄弟班”:自愿到方舱医院掏粪的“80后”

黄新(左)和胡飞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4月14日,经营一家汽修店的黄新(化名)在店里忙活。很难想到,一个多月前,黄新参加一支10多人的“特种部队”:在江汉方舱医院下面,他们穿戴的防护设备比医护人员还要多,负责每日清理、消毒方舱内患者的排泄物。这支“掏粪队”里就有黄新等“80后”志愿者。

  “这里气味太浓烈,我们都当过兵,不想当逃兵”

  “伙计,我这里需要人帮忙,你有没有时间?”2月4日,黄新接到江汉区城管局公厕管理中心职工方智的电话。

  “我们从小玩到大,我知道他要我去做什么。”黄新答应了,又叫上了两个好朋友胡飞(化名)和小尹。3人有的经营汽修店,有的做生意,疫情防控期间都闲了下来。

  第一天,黄新和另外两个朋友来到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这里正在紧张施工,将改建成江汉方舱医院。连黄新都没想到,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他们每天都给这个方舱医院“掏粪”。

  “来到干活的现场,我们都懵了。”黄新说,武展的化粪池建在地下室,进入后要穿过一条狭长的走道,大约走了20米才到化粪池。地下室地面瓷砖上似乎长了藓,一踩一滑。泵房设备坏了,走道的灯也坏了,大家打着手机一点点前行,那味道太难受了,呆了一会就觉得辣眼睛。

  “我开始以为就是像普通公厕那样,在地面上抽粪水,没想到是这样。”黄新说,进到地下室就有想走的念头,“这里气味太浓烈,但我们都当过兵,不想当逃兵,有任务先上,遇到问题等做了再说。”

  他们很快熟悉了抽粪车的操作,最麻烦的是穿防护设备。胡飞说,除了穿医用防护服,手套要戴两层,里面是医用手套,外面是很厚实的长筒手套,脚上是长筒雨鞋,裤脚也被扎得紧紧的。头上除了N95口罩、护目镜、头套外,还要戴一个头灯,“一天下来,脑袋就像被念了紧箍咒一样疼”。

  2月5日晚,江汉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他们也进入了实战状态。方智带着他们下到地下室,先将抽粪车上近30米长的管道拖到化粪池,这个管子是牛皮做的,又粗又重,他们几个人各抱一段,灯光昏暗,地面又滑,大家一点一点拖,越往里走那味道越呛人,总算把它拖进了化粪池。

  “会不会感染?我们干脆不想,大家互相鼓励就扛下来了”

  他们仨正式组建的“地下兄弟班”,每天上午7时多从酒店出发,一天有早中晚3个班次,除开吃午饭和晚餐时间,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与脏、臭、累相比,恐惧是他们最大的挑战。“刚开始,我们也怕,手机里看到这个病毒会从粪口传播,而我们天天要接触这么多病人的粪便。”胡飞说,会不会感染?越想就会越怕,我们干脆不想,大家互相鼓励就扛下来了。

  为实现“应收尽收”,江汉方舱医院1500余张床位很快就住满了患者。

  黄新他们的压力也每日剧增。从第一天只用抽一两车,逐渐增加到七八车,最高峰时一天要跑十五六车。特别是方舱医院早晚用水高峰的时候,化粪池隔不了一个小时就满了,就得马不停蹄跑,他们经常忙到晚上11时以后才有空吃饭。

  方智说,江汉方舱医院运行的前10天是这支队伍最忙的时候,黄新等人负责的西边两个池子难度最大,因为那个地方只进得去小型抽粪车,所以得不停地抽、运、排。“没办法,一天要安排9个人攻西边的池子,6时到12时,12时到18时,18时到次日0时,0时后再派应急组待命”。

  “我们年轻,扛得住,我们不冲难道要年纪大的人上。”胡飞说。

  手记:当过兵的人敢上不服输

  黄新和他的伙伴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伢,武汉城市个性里就有“不服周”的基因。刚开始,他们因为“讲胃口”帮朋友的忙,来了后他们也害怕,但“当过兵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几个年轻人相互照应,谈笑间居然把“帮忙”当“工作”坚持了下来。并肩作战的城管职工无不称赞他们:“事来了他们就上”“能吃苦”。黄新和他的伙伴们越做越觉得“我们蛮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