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章丘】听,这名章丘学子的战“疫”故事

2020-04-29 14:13:04   来源:   作者:
  “讲述身边故事、传递人间真情”,章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宣讲团在平凡人物中挖掘不平凡故事,在故事中挖掘动人情节。今天百姓宣讲员刘希云向大家讲述2000级辛锐学子张康芝的战“疫”故事。

  张康芝,济南市章丘区刁镇(原辛寨镇)赵邢村人。她的弟弟患有残疾,只能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母亲9年前股骨头坏死,2018年又查出了尿毒症。自从政府实施精准扶贫后,张康芝一家的日子才逐渐好起来。母亲看病享受报销,基本上花不到家里钱了。父亲在母亲透析空余时间,去打工赚钱,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母亲还经营了一家小商店,也能挣钱补贴家用。为了方便照顾弟弟和母亲,已经出嫁的张康芝在刁镇工业园一工厂上班。赶上好时代,又赶上国家好政策,张康芝一家算是没有了后顾之忧。

  2020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打响。一向生活拮据的张康芝,第一时间向武汉红十字会捐出了200元钱,这200元,对别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张康芝来说却不小的开支,但是张康芝却连犹豫都没犹豫一下。又得知镇上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时,张康芝二话不说,第一时间报了名。因为白天有时候要陪母亲去医院看病,她就主动要求排夜班。如果白天急需志愿者,她也会随时赶去值班。站岗执勤,测量体温,消毒杀菌,社会随访······只要志愿者出现的地方,都会出现她的身影。

  张康芝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去检测站值班,母亲看到她疲惫的身影非常心疼。张康芝对母亲说:“我们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帮了我们,如今国家需要,我们也得做点贡献。” 听了她的话,母亲似乎想起了什么,让张康芝从自家小商店里拿了扒鸡、香肠、八宝粥等,捐给了村里的疫情防控站。

  2月16日,张康芝陪母亲去医院做透析,由于病号多,她们在医院耽误了点时间,回到家已经四点半了。晚上五点她还要去路口值班,如果给母亲做完晚饭再赶过去,肯定会晚点的。看到心神不宁的她,母亲已经猜到了她的心事,对她说:“咱答应人家值班,就不能给人家耽误事。你去吧,我自己能行。”听了母亲的话,她感激而又愧疚地看了看母亲,带上一个凉馒头,匆匆出了家门,赶去检测站值班。

  检测站撤岗后,刘希云通过微信跟她聊天:

  “康芝,我很佩服你的做法,在陪母亲看病之余,还坚持做志愿者去检测站值班。”

  “刘老师,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比起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这不算什么。”

  “虽然你感觉这是小事,但你是竭尽全力去做的。你白天没有时间,就去值夜班,不怕辛苦,你是辛锐中学的骄傲,作为你曾经的老师,我很是自豪。”

  “做人做事不给老师们丢脸,不给母校丢脸就好,可惜我没有学医,如果我是一名医生,我就可以报名去武汉做志愿者了。”

  通过进一步了解,对于张康芝的做法,刘希云由佩服转为敬佩。张康芝不仅仅是刘希云的学生,更是辛锐学子的榜样,是新时代辛锐精神的践行者。作为一名辛锐学子,她没有被困难打败,反而锻炼了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锻造了有责任、肯担当的品格。在得到国家精准扶贫的恩惠后,更是不忘本、念党恩,竭尽全力,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

  刘希云说,教书育人,历来是教师的本职。自己作为辛锐中学的教师,弘扬辛锐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爱国人才,是永远不变的职责。